不同编程语言的时间函数

大数据 创建于:2023-05-28

1、不同语言的时间函数

1.1 Java

  • Unix时间戳
time
  • Unix时间戳转time
String date = new java.text.SimpleDateFormat("dd/MM/yyyy HH:mm:ss").format(new java.util.Date(Unix timestamp * 1000))
  • time转Unix时间戳
long epoch = new java.text.SimpleDateFormat("dd/MM/yyyy HH:mm:ss").parse("01/01/1970 01:00:00");

1.2 JavaScript

  • Unix时间戳
Math.round(new Date().getTime()/1000)
getTime()返回数值的单位是毫秒
  • Unix时间戳转time
var unixTimestamp = new Date(Unix timestamp * 1000)
commonTime = unixTimestamp.toLocaleString()
  • time转Unix时间戳
var commonTime = new Date(Date.UTC(year, month - 1, day, hour, minute, second))

1.3 Microsoft .NET / C#

  • Unix时间戳
epoch = (DateTime.Now.ToUniversalTime().Ticks - 621355968000000000) / 10000000
  • Unix时间戳转time
public static DateTime _GetDateTime(long unixTime)
{
	return (new DateTime(1970, 1, 1)).AddSeconds(unixTime).ToLocalTime();
}
  • time转Unix时间戳
public static long _GetUnixTime(DateTime time)
{
	return (time.ToUniversalTime().Ticks / 10000000 - 62135596800);
}

1.4 MySQL

  • Unix时间戳
SELECT unix_timestamp(now())
  • Unix时间戳转time
from_unixtime(Unix timestamp)
  • time转Unix时间戳
SELECT unix_timestamp(time)
时间格式: YYYY-MM-DD HH:MM:SS 或 YYMMDD 或 YYYYMMDD

1.5 PHP

  • Unix时间戳
time()
  • Unix时间戳转time
date('r', Unix timestamp)
  • time转Unix时间戳
mktime(hour, minute, second, month, day, year)

1.6 PostgreSQL

  • Unix时间戳
SELECT extract(epoch FROM now())
  • Unix时间戳转time
SELECT TIMESTAMP WITH TIME ZONE 'epoch' + Unix timestamp) * INTERVAL '1 second';
  • time转Unix时间戳
SELECT extract(epoch FROM date('YYYY-MM-DD HH:MM:SS'));

1.7 Python

  • Unix时间戳
import time
time.time()
  • Unix时间戳转time
import time
time.gmtime(Unix timestamp)
  • time转Unix时间戳
import time
int(time.mktime(time.strptime('YYYY-MM-DD HH:MM:SS', '%Y-%m-%d %H:%M:%S')))

1.8 Ruby

  • Unix时间戳
获取Unix时间戳:Time.now 或 Time.new
显示Unix时间戳:Time.now.to_i
  • Unix时间戳转time
Time.at(Unix timestamp)
  • time转Unix时间戳
Time.local(year, month, day, hour, minute, second)

1.9 SQL Server

  • Unix时间戳
SELECT DATEDIFF(s, '1970-01-01 00:00:00', GETUTCDATE())
  • Unix时间戳转time
DATEADD(s, Unix timestamp, '1970-01-01 00:00:00')
  • time转Unix时间戳
SELECT DATEDIFF(s, '1970-01-01 00:00:00', time)

1.10 VBScript / ASP

  • Unix时间戳
DateDiff("s", "01/01/1970 00:00:00", Now())
  • Unix时间戳转time
DateAdd("s", Unix timestamp, "01/01/1970 00:00:00")
  • time转Unix时间戳
DateDiff("s", "01/01/1970 00:00:00", time)

2、时间的课外知识点

2.1 四季

<font color=pink> 我国古代以立春(2月4日或5日)、立夏(5月5日或6日)、立秋(8月7日或8日)、立冬(11月7日或8日)作为四季的开始。 <br><br> <font color=green> 民间习惯上用农历月份来划分四季:正月到三月春季,四到六月是夏季,七到九月是秋季,十月到腊月是冬季。正月初一是春天的第一天,故又叫春节。 <br><br> <font color=orange> 在气象部门,通常以公历3—5月为春季,6—8月为夏季,911月为秋季,12—2月为冬季,并且常常把1、4、7、10月作为冬、春、夏、秋四季的代表月份。 <br><br> <font color=grey> 在现代天文学上,则以春分(3月20日或21日)、夏至(6月21日或22日)、秋分(9月22日或23日)和冬至(12月21日或22日)作为四季的开始。

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

2.2 十二时辰

古代将一昼夜分为十二时辰,即:子、丑、寅、卯、辰、巳、午、未、申、酉、戌、亥。每一时辰相当于现代的两个小时。古人根据中国十二生肖中的动物的出没时间来命名各个时辰。子时23~1点,丑时1~3点,寅时3~5点,卯时5~7点,辰时7~9点,巳时9~11点,午时11~13点,未时13~15点,申时15~17点,酉时17~19点,戌时19~21点,亥时21~23点。

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现代生活中,时间是通过“时分秒”来记录的,但是在中国古代的时间记录方法非常具有中国特色,那就是十二地支。根据十二生肖中的动物的出没时间来命名各个时辰:子(zǐ) 、丑(chǒu) 、寅(yín) 、卯(mǎo) 、辰(chén) 、巳(sì) 、午(wǔ) 、未(wèi)、申(shēn) 、酉(yǒu) 、戌(xū) 、亥(hài)。

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

2.3 二十四时区

地球是自西向东自转,东边比西边先看到太阳,东边的时间也比西边的早。东边时刻与西边时刻的差值不仅要以时计,而且还要以分和秒来计算,这给人们带来不便。

<font color=blue> 为了克服时间上的混乱,1884年在华盛顿召开的一次国际经度会议(又称国际子午线会议)上,规定将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(东、西各12个时区)。规定英国(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)为中时区(零时区)、东1—12区,西1—12区。每个时区横跨经度15度,时间正好是1小时。最后的东、西第12区各跨经度7.5度,以东、西经180度为界。每个时区的中央经线上的时间就是这个时区内统一采用的时间,称为区时,相邻两个时区的时间相差1小时。

现今全球共分为24个时区。实际上,常常1个国家或1个省份同时跨着2个或更多时区,为了照顾到行政上的方便,常将1个国家或1个省份划在一起。所以时区并不严格按南北直线来划分,而是按自然条件来划分。例如,中国幅员宽广,差不多跨5个时区,但为了使用方便简单,实际上在只用东八时区的标准时即北京时间为准。

例如,中国东8区的时间总比泰国东7区的时间早1小时,而比日本东9区的时间晚1小时。因此,出国旅行的人,必须随时调整自己的手表,才能和当地时间相一致。凡向西走,每过一个时区,就要把表拨慢1小时(比如2点拨到1点);凡向东走,每过一个时区,就要把表拨快1小时(比如1点拨到2点)。并且规定英国(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)为本初子午线,即零度经线。

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

结语

如果您觉得该方法或代码有一点点用处,可以给作者点个赞,或打赏杯咖啡;╮( ̄▽ ̄)╭ 如果您感觉方法或代码不咋地//(ㄒoㄒ)//,就在评论处留言,作者继续改进;o_O??? 如果您需要相关功能的代码定制化开发,可以留言私信作者;(✿◡‿◡) 感谢各位大佬童鞋们的支持!( ´ ▽´ )ノ ( ´ ▽´)っ!!!

原文地址:https://blog.51cto.com/u_15800063/5768357

免责声明:本文来源于互联网,版权归合法拥有者所有,如有侵权请公众号联系管理员

* 本站提供的一些文章、资料是供学习研究之用,如用于商业用途,请购买正版。

爱看书的小沐